辛巴联手孩子王,瞄准“母婴”下沉市场? 国庆原创期国内数据看点: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国庆档电影市场消费不及去年同期,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
辛巴联手孩子王,瞄准“母婴”下沉市场? 国庆原创期国内数据看点: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国庆档电影市场消费不及去年同期,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
辛巴联手孩子王,瞄准“母婴”下沉市场?
10月7日晚间,孩子王发布公告称,结合公司未来战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与关联方公司董事长汪建国、董事/总经理徐卫红、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侍光磊。
10月7日晚间,孩子王发布公告称,结合公司未来战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与关联方公司董事长汪建国、董事/总经理徐卫红、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侍光磊,以及非关联方广东辛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辛选控股”)、杜晨鹏、郑伽柏、杨润心、周通、行凌伟通过合资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开展新家庭电商直播零售业务,并探索线下新零售业务的发展,对外投资设立杭州链启未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链启未来”)。
公告显示,链启未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孩子王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3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33%。本次投资完成后,链启未来将成为孩子王的控股子公司。同时,辛选控股和旗下主播蛋蛋分别持股10%和5%。
谈及成立合资公司目的,公告显示,本次孩子王与辛选控股合作开展新家庭电商直播零售及探索线下新零售业务,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双方将结合各自的核心优势,加强在供应链、电商直播、全渠道等方面的合作,推进新家庭电商直播零售及线下新零售业务,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为中国新家庭提供极致好物、专业服务及优质的购物体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孩子王主要从事母婴童商品零售及增值服务,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基于顾客关系经营的创新型亲子家庭全渠道服务提供商。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45.20亿元,同比上升8.68%,归母净利润7975.95万元,同比上升14.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8.44亿元,同比上升240.67%。
资料显示,辛选集团是头部MCN机构之一,2018年—2023年辛选集团总GMV超过2000亿,目前辛选集团已经构建了供应链管理、红人孵化、数字电商(含技术开发)等多个业务板块,成长为新零售新业态龙头企业。
轻模式获取流量
众所周知,母婴用品是刚需,具有较强的消费黏性。一位在京东销售婴儿床的商家向记者表示,由于近年来受出生率影响,母婴市场有所萎缩,公司业绩也受到冲击。为此,公司的产品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转型,一方面是为了避开价格战,保证品质,另一方面,母婴消费客群也有能力为高客单价买单,公司能谋求利润空间。
而孩子王、好孩子这类老牌母婴零售企业在线下布局大量门店,也是基于母婴消费者注重体验感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孩子王并购乐友国际之后的门店已经扩张至1035家,遍布全国21个省(市)的近200多个城市。
这些母婴门店或许是辛巴更为看重的资源。早在2022年,辛巴曾在广州的辛选基地打造了一家辛选超市,并在超市里直播带货。到了今年国庆节,他又前往许昌胖东来考察学习。也许,相比于费神费力在线下选址、选品进货等方面投入试错成本,辛选以资本合作一家成熟的实体零售企业能更快切入赛道。与此同时,在直播货品机制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资本捆绑也利于辛选在直播选品资源上占据优势。
特别是近年来直播舆情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头部主播有意逐步减弱直播的频次。辛巴不仅逐步将辛选直播的主力位置交给主播蛋蛋,通过布局线下零售扩张辛选品牌影响力,辛巴也能进一步减弱公司直播业务对快手的强依赖,在平台博弈中争夺更多话语权。
而对于孩子王来说,和头部直播机构合作,无疑能进一步打开线上流量口。今年上半年,孩子王的门店收入压力依旧较大。财报显示,在孩子王门店最多的华东市场,2024年上半年店均收入同比增长率下滑19.68%,坪效同比增长率同比下降17.56%。但相比承压的线下业务,孩子王线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五成。
为了拓展下沉市场,孩子王在今年7月和8月推出了两家加盟店,落地于四川广汉和内蒙古包头。在今年三、四季度,孩子王还将开出10家加盟店。依托辛选,孩子王也能有机会触达快手更多的下沉用户。
磨合经营模式
若是回顾过往,线上平台与线下零售的合作案例不胜枚举。早在直播电商前,阿里、京东等巨头就以资本合作或亲身入局的方式尝试、孵化新零售物种,高鑫零售、银泰、七鲜超市等案例不一而足,这些门店涵盖了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母婴店等多种业态。彼时,电商巨头在改造传统零售门店的数字系统、坪效产出、产品结构、履约配送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主导性。
但无论是综合类电商,还是直播电商,要想走入线下,都必须面对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的差异性问题,线下的重资产经营模式也与电商的轻资产运作模式较为不同。
“线上和线下生意是完全不同的逻辑。运营方式也完全不同,线上是注重GMV,注重高成交,而线下注重的是用户体验和黏性。喜欢在直播间买东西的用户和习惯去实体店买东西的用户实际是两类人。”电商研究专家姜蓉表示,两家公司团队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还需要磨合。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孩子王和辛选需要明确合作后的品牌定位,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的具体画像。孩子王作为专注于母婴童市场的连锁品牌,其消费者群体具有特定的需求和偏好,而辛巴的直播风格和内容可能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双方要找到共同的消费者触点。
由于线下实体店更注重产品的展示效果和顾客体验,而直播则更强调产品的性价比和直播间的即时互动,赵振营对此建议道,双方需共同筛选适合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产品,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库存充足、物流高效,以满足不同渠道消费者的需求。
(来源:证券时报、北京商报)
国庆原创期国内数据看点: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国庆档电影市场消费不及去年同期,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文|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国庆原创期居民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9月30日至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超14亿,日均人流量为2.81亿,较2019年、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9.25%、1.46%,较2024年五一原创期、中秋原创期分别环比增长4%、40%。自驾出行是道路出行的主要方式。市内交通出行、跨地区迁徙规模也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国内旅游方面,长途出游为主导,小众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上升。在一系列积极因素支持下,居民旅游热情进一步高涨,且以1途出游为主导。在传统的热门旅游城市之外,小众旅游城市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上升,居民旅游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出境游方面,对东亚地区旅游出行热度进一步接近2020年之前水平。国庆原创期前后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左右,表现好于今年中秋原创期。从航班目的地分布情况来看,出境游的目的地主要为临近东亚国家,对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平均航班数量已接近或超越2019年同期。境内外旅游持续增长的背后,“性价比”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国庆档电影市场消费不及去年同期,主要源于价格端的拖累。10月1日至5日电影票房合计为17.07亿,去年同期票房为17.44亿。全国观影人次低于2019同期水平,仅为4217万人次,仍高于2023年的4167万人次;全国平均票价为41.27元,高于2019年的38.29元,但低于2023年的42.95元。
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原创日效应,各地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持续发力,家居家电等大件耐用品消费增速可观。
国庆节前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迅速落地,助力地产销售边际改善。一是多个城市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与购房意愿相关的看房量、到访量大幅上扬。二是9月30日至10月4日期间,多地销量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同比跌幅较9月明显收窄。
整体来看,国庆原创期的各项数据呈现以下主要特征:1)节原创日效应、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旅游、电影、零售餐饮、家居家电等消费均有不错表现,但“性价比”消费特征仍然延续,原创期整体消费数据或继续呈现为“量增价减”。2)旅游消费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对相邻东亚国家的跨境旅游热度进一步接近2020年之前的水平。3)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举措有效提振了楼市信心,一线城市居民购房意愿有明显修复,但一线城市以下观望情绪仍然浓厚,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实际成交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正文
一、出行:长途出行意愿高涨
本次国庆原创期居民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9月30日至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超14亿,日均人流量为2.81亿,同比来看,较2019年、2023年同期明显走高;环比来看,较五一原创期、中秋原创期同样走阔。其中,较2019年、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9.25%、1.46%,较2024年五一原创期、中秋原创期分别环比增长4%、40%。按出行交通方式来看,铁路、公路、水路、航运日均客运量分别为1842.36、 25913.8、 134.94、 228.64万人次,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26.87%、19.21%、-33.17%、22.93%,其中,公路客流量占比最高,达到92.2%,尽管水路客运量并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较2023年同期增长24.06%。
自驾出行成为道路出行的主要方式。继续拆分公路的营业性和非营业性客运发现,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日均出行量达22285万人次,比2019、2023年同期增长49%、0.44%,公路营业性日均客运量为3628.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52%,却比2023年同期增长3.94%。非营业性客车出行持续增加表明,随着汽车在大众家庭的普及,公众出行习惯发生结构性变化,自驾出行逐渐成为主力军。
市内出行方面,9月30日至10月4日,地铁日均客运量较2019年、2023年同期均大幅走高,为2019年同期水平的144.13%,较2023年同期增长19.08%。今年国庆期间的地铁日均客运量为8102.45万人次,2023年国庆节录得6804.43万人次,2024年中秋节录得7796万人次,环比增加3.93%。9月30日至10月5日,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均值为1.48,明显高于2023年同期的1.38,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相对偏低,录得1.38,一方面国庆原创期从一线城市返乡探亲人员比例较高,往往属于净迁出地,城内交通拥堵状况自然偏低,另一方面或与市民原创期错峰出行、交通部门提前研判和强化部署有关。
10月1日至10月5日,全国迁徙规模指数为966.49,明显高于2021、2022、2023年同期水平,较2023年增长10.81%,而今年中秋节期间全国迁徙规模指数仅录得667.83。金秋10月正值出游旺季,叠加国庆期间并未有极端恶劣天气扰动,居民长途出行的意愿相对更旺。9月30日至10月4日,分省市净迁入、迁出规模来看,安徽、江西、河南、河北、湖南五省累计净迁入规模指数最高,分别为27.69、27.65、25.14、23.96、23.01,天津、上海、北京、广东四省市的累计净迁出规模指数最高,分别为11.21、46.92、51.91、63.68。人口净迁入的省份主要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偏高,国庆原创期以返乡探亲为主;而人口净迁出的省市均处发达沿海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
二、旅游:国内出游多元化,境外出游进一步恢复
国内旅游方面,长途出游为主导,小众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上升。国庆原创期前夕,国内多地顺势推出了旅游促消费相关政策,刺激居民的旅游消费热情。文旅部表示,国庆原创期期间各地将陆续举办约2.4万场次活动,发放5亿元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1];上海市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四个领域发放消费券[2];山西文旅免费派送十万份百元打车券[3]。在一系列积极因素支持下,居民旅游热情进一步高涨,且以长途出游为主导。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国庆旅游预测报告》,超过六成的游客选择了长途游,周边游仅占两成[4]。全国多个热门博物馆、景点门票在原创期开启前就已售罄[5]。国庆原创期首日铁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民航航班执飞数量也明显高于去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原创。
在传统的热门旅游城市之外,小众旅游城市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上升,居民旅游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携程发布的《2024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大城青年和小镇青年“身份互换”,一二线城市旅客来到县城休闲游和回乡省亲,带动乡村游订单增长超60%,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6]。国庆原创期首日黑马目的地(订单前100地级市)为四川阿坝州、江西景德镇、广东梅州、湖南张家界、河南开封等[7]。
部分地区的旅游数据和情况如下:1)原创期前6天,辽宁省共接待游客489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7亿元,同比增长18.2%[8]。2)原创期前3天,河南省接待国内游客3650万人次,旅游收入222.6亿元,同比增长26%[9]。3)原创期前6天,四川省890家A级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3546.67万人次、门票收入38436.59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85%、8.25%[10]。4)原创期前4天,广东省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446.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11]。
出境游方面,对东亚地区旅游出行热度进一步接近2020年之前水平。总体层面上,国庆原创期前后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左右,国庆原创期首日国际航班执飞数量为2019年同期的92%,表现好于今年中秋原创期期间。从跨境航班目的地分布情况来看,原创期出境游的目的地主要为临近亚洲国家,其中执飞航班数量最多的国家为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其次为欧洲和澳大利亚。其中,原创期期间对日本、韩国的平均航班数量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平均航班数量超越2019年同期,表明东亚地区的出境游热度显著修复。飞猪发布的《2024国庆原创期出游快报》则显示,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0%,其中国际酒店预订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的约120%[12]。
境内外旅游持续增长的背后,“性价比”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推动因素。从多家旅行平台发布的数据来看,出行、住宿等旅游服务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旅游市场仍然呈现“量增价减”的特征,“性价比”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飞猪平台测算,国内机票、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去年分别下降约13%、6%;国际机票、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去年分别下降约19%、3%[13]。民宿预定平台途家的数据显示,十一原创期国内热门城市民宿预订量同比去年小幅上涨,预订价格同比便宜两成[14]。
三、电影市场:量增价减
10月1日至10月5日,国庆档电影市场消费呈现“量增价减”特征,价格端拖累被放大。期间票房合计为17.07亿,去年同期票房为17.44亿,出现小幅下滑。全国观影人次低于2019同期水平,仅为4217万人次,仍高于2023年的4167万人次;全国票房17.07亿元左右,远不及2019年的35亿元,跌幅在50%左右;全国平均票价为41.27元,高于2019年的38.29元,但低于2023年的42.95元。
分区域来看,本次国庆原创期票房占比最高的是二线城市,约为44.30%,一线城市票房较2023年同期增长4.43%;二线的观影人次同样是最高的,约为1873万人次,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水平,降幅超过50%,但一至三线城市的观影人次较2023年同期小幅回暖;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最高,为48.02元,其他城市平均票价均不到40元。
根据灯塔专业版APP数据统计,截至10月6日下午14时,国庆档电影票房(含预售)为18.3亿,票房占比最高的是《志愿军:存亡之战》, 占比为37.5%,档期票房为68699万,平均票价为41.8元;其次是《749局》,票房占比为18.7%,《浴火之路》票房比例为17.1%,《熊猫计划》占比9.6%,其余影片票房占比均不及10%。其中,2024年中国内地国庆档首日大盘票房超4.94亿元,较去年国庆节票房上涨15%,刷新了中国内地影史国庆节放映场次纪录。
四、物流与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凸显
9月30日至10月4日,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的吞吐量日均指数为77.68,公共物流园吞吐量指数日均指数为78.26,明显低于2024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原创期日均值。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国庆节前夕,全国2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进货量、交易量,较一周前分别增长5.5%和3.7%。其中,河南、广西等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超市,蔬、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增加30%[15]。此外,10月1日至4日,南京市12家重点监测的肉类企业猪肉日均供应量为305.6吨,众彩批发市场蔬菜日均到货量3128吨,同比去年增长12%[16]。
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原创日效应,各地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第一,全国层面。根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今年的春节至中秋节等诸个重要节原创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速均在6%以上,预计本次国庆节销售额增速或9%以上。此外,根据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全国生活服务到店消费同比增长41.2%,国庆原创期前5天,餐饮堂食消费日均值相比2023年国庆原创期增长33.4%[17]。第二,省市区域层面:北京市,国庆原创期前四日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的企业实现销售额43.8亿元[18];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439家商贸流通企业,原创期前4日累计实现销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2.9%,167家样本餐饮企业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22.9%,62家样本住宿企业前4日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16%[19];南京市,国庆原创期前4天,重点监测的131家商贸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11.9%[20];河南省,国庆原创期前4天,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17.4%,重点监测的26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达667.7万元[21];宁夏自治区,10月1日至3日,全区重点监测的121家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2.51亿元,较2023年国庆原创期同期增长8.91%,重点监测51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676.73万元,可比增长1.24%,重点监测11家商业综合体累计实现销售总额8525.66万元,可比增长0.92%[22]。
政策补贴下的以旧换新叠加国庆消费黄金周,家居家电等大件耐用品消费增速可观。第一,全国层面来看。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庆原创期前三天,有104.55万名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产品154.61万台,销售额达到73.57亿元[23];10月1日至10月2日,美的全品类产品在苏宁易购线下门店销售增长超42%,其中冰洗、空调、厨卫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1%、50%、 72.5%[24]。第二,各省市区域层面来看。河南省,国庆原创期前4天,省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家用电器、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14.2%[25];新疆自治区,商务部门重点监测数据显示,国庆原创期前4天,新疆汽车类销售额同比增长6.46%,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长8.17%,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61.32%[26];南京市,原创期前3日,苏宁易购南京分公司参加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85%,同比增长71.77%[27];上海市,10月1日、2日,红星美凯龙上海8家商场整体销售3777万元,同比去年增长91%,其中电器同比增长最高达到236%,销售1487万元,家具品类销售1017万元,同比增长79%,建材品类销售865万元,同比增长29%[28]。
五、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初显,楼市边际改善
国庆节前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迅速落地,助力地产销售边际改善。926政治局会议房地产定位从防风险到逆周期调节手段,核心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房住不炒”要求以来首次提出房地产市场要止跌回稳。多项调控政策在国庆原创期前迅速落地,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一线城市放松限购等举措。国庆原创期前后恰逢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行情,一是多个城市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与购房意愿相关的看房量、到访量大幅上扬。截至 10 月 4 日,已有 20 多个省 130 多个城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商品房促销及宣传、政策解读活动,1000 多家房企的近 2000 个项目参与,部分三四线城市开发商还启动了返乡置业促销,大部分项目到访量同比增长 50%以上,比如北京、广州、湖南、四川等地[29]。二是9 月 30 日至 10 月 4 日期间,多地销量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同比跌幅较9月明显收窄。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显示,9月29日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大幅增加,录得53.83万平米,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间商品房成交面积较2023年同期明显增加,购房热情边际改善,而10月2日至5日,商品房成交面积再度逐日下降,且再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二线、三线城市拖累较大,成交面积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一线城市表现相对较好,10月1日至5日期间,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3.87%、8.97%、30.62%。
整体来看,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提振了楼市信心,一线城市居民购房意愿有明显修复,但一线城市以下观望情绪仍然浓厚,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实际成交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六、其他国内重要信息汇总
1)9月29日,央行宣布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存量房贷重新约定加点幅度,促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对于加点幅度高于-30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将统一调整到不低于-30个基点,且不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房贷加点下限(如有),预计平均降幅0.5个百分点左右。央行还宣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30]
2)9月29日,财政部发布数据,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38122.3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28836.8亿元,同比下降2.1%;资产负债率64.9%,上升0.1个百分点。[31]
3)9月30日,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会议全面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近期国务院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快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止跌回稳。会议强调,保交房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群众关切的具体行动,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有力措施。[32]
4)9月30日,上海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非沪籍居民购买外环外住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由“满3年”调减到“满1年”;落实国家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首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下调至15%,二套房下调至25%;将个人卖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5年调整为2年。[33]
5)9月30日,广州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彻底退出限购政策的城市。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宣布,自9月30日起,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本次限购政策调整后,本市户籍、非户籍居民家庭和单身人士在全市范围内购买住房的,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不再限制购房套数。[34]
6)9月30日,北京出台8条楼市新政,将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15%,二套房下调至20%。京籍二孩以上家庭公积金可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非京籍五环内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由“满5年”调减为“满3年”,五环外调减为“满2年”,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为“满1年”。[35]
7)10月2日,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3357.1亿元,比上年增加2574.2亿元,增长8.4%。国家统计局表示,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结构指标持续向好。下阶段,要进一步拓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渠道,持续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聚焦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大投入。[36]
8)10月4日,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研究制定《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培育数据资源企业、做强数据技术企业、扶持数据服务企业、做优数据应用企业、发展数据安全企业、壮大数据基础设施企业。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9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37]
9)10月4日,中央编办主任透露,2024年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在97个人口小县开展机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结合县域发展实际需要,在总结试点经验做法、深入研究论证和认真分析评估基础上,研究提出在更大范围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的意见建议。[38]
10)10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9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受市场需求回暖、央行降息降准等因素提振,多数大宗商品价格自低位反弹,9月份价格指数跌幅收窄。9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0.1点,环比小幅回落0.2%,降幅大幅收窄3.4个百分点。[39]
11)10月6日,央视网报道,虽然国庆原创期A股休市,但各大交易所和券商并没有休息。各大券商的开户数更是在原创期创出了历史新高。[40]
风险提示:
数据测算有误差。
发布于:北京?